青春之约|倾听,家乡的声音,我们在这里等你
在这里
家乡对于我们 有怎样的意义 家乡对我们来说 究竟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一起 听听他们怎么说 与家乡共发展 在奋斗中收获幸福 ——洪范池镇党委副书记张志超在“青春之约·2023”活动上的发言 2014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平阴,八年时间,在组织的培养下我获得了成长进步;八年时间,我参与、见证了平阴的跨越发展;八年时间,我和我的家人都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的状态是幸福的。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山景多灿烂,我亦增色彩。作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来,是幸运也是幸福的。2014年选调村官考试申论的大作文题目是“就到村任职给父母写一封信”,和今天我交流的主题出奇一致。我清楚的记得,我的核心观点就是“家乡发展离不开家乡人,因此我要回家”。在面试选择报考区县时,我说的也是“我是平阴的,我会报平阴”。工作后,先后也有市委组织部、国际医学中心等联系过我,考虑再三后,我依旧选择留在平阴。说“爱故乡”感觉有些矫情,但作为一名平阴人,看着平阴越来越好、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且其中有自己贡献的微薄力量,是很骄傲的,比如在团县委,我们招募1500名志愿者投身创城、疫情防控,在社区、村庄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非常自豪;再比如,在洪范,“新十条”出台前,全镇没有出现一例社会面传播,看到老人、孩子能够安心赶大集、在幸福院看电视,内心感到非常充实。“初心尽不违”,到现在,我依旧坚信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也确实感到幸运且幸福。 二、同舟皆同济,前路多坦途。从迈出校门懵懵懂懂,成长至单位的“顶梁柱”、家庭的“主心骨”,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培养,刚参加工作就有导师指导,有前辈帮带,都说“初入职场遇到好师傅是得天之幸”,在平阴,组织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持续培养,特别是去年以来,一大批85、90后走上领导岗位,能够在更大的舞台施展抱负、实现价值,两位在市直部门工作的同龄朋友说“还不如你呢,平阴的魄力真大”。现在都说00后“整顿”职场,但参与镇里疫情随访、核酸的9名大学生都说“干的很舒服,收获很大”,3人决定在平阴发展,1名已就业,5名在校生也说毕业回平阴挺好的。我想这既得益于平阴人实在的传统品德,更得益于全县上下倡树形成的“崇德向善、谦和包容、开放创新、团结拼搏”的平神。“良木成才多肥水”,氛围好、前途优、价值实现平台广阔,我想大家加入后也肯定会感到充实且幸福。 三、子养而亲在,忠孝两不渝。人生最后悔的是,在至亲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却不在身边。前些年,我姥爷食道癌,我妈在济南工作没办法回来,她非常的自责,那时我特别庆幸自己选择了回平阴,能够代母尽孝。前年说起这个事,我表弟也说,幸好我姥爷撑到他从外地赶回来,否则他真会后悔一辈子。刚刚过完春节,大家可能也看了人民日报发的《爸妈,我走了啊》等系列视频,亲人不舍的泪目、独坐院中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的奶奶,相信大家都会感同身受。“自古离别多悲愁”,很多人因为工作、婚姻等原因离开家乡,没有办法做到事业、家庭、老人都照顾到,但大家还没有毕业,选择权还在手中,希望大家做出选择时能够尽可能的兼顾好。 周国平曾在和俞敏洪的访谈对话中说:“幸福,是家庭美满和事业成功的综合体。”至少从我的视角看,选择回到平阴,买得起房、工作顺心,家庭邻里和睦,公园景区众多,上学就医出行方便,幸福指数很高。师弟师妹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一起奋斗在平阴发展的康庄大道上,能够一起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在平阴等你们! 寒窗苦读 回报家乡—玫德 ——玫德集团玫德书院任职教学研发主管王佟在“青春之约·2023”活动上的发言 我也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平阴一中度过美好的高中三年,19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想必现场也有校友,可以称呼我为师哥了。19年6月份毕业便回到家乡,来到咱们平阴的玫德集团工作,目前已经是在玫德工作的第4个年头,也是感谢家乡有很多这么好的平台,给大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接下来我就自己这将近4年的工作经历和3点感悟向各位领导、同学汇报一下: 一、平台机会众多。19年7月份进入玫德,入职之后发现发展平台数不胜数,教师节、中秋节、各类论坛比赛、技术比武、社团活动等等,犹记得19年初次参加新进厂大学生组信息化技术比武(和大学学习的计算机二级内容差不多),在部门领导的辅导下,有幸获得了第一名(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奖励现金600元及“优秀技术能手”荣誉证书,并且部门获得优秀单位的称号。入职第二年,参加了青年论坛(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论坛),再次有幸获得一等奖的荣誉,由高层领导在400人的会场内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收获颇丰;20年继续参加行政组信息化技术比武,再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2年参加集团内优秀课件技术比武,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2022年12月,很荣幸被团县委推选,作为团代表参加共青团山东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为青年奋斗者们,我们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先锋,为强省、强县建设贡献自己的清楚力量。 二、职业规划清晰。在玫德,职业规划非常清晰,不仅有管理路线,还有技术路线。每个部门有自己的轮岗机制,可以全面学习深入。我是选择了管理路线,得益于20年青年论坛获奖,有幸能够参加竞聘,21年6月份升任主管,当时任命通知下发之后,同时进厂的小伙伴都表示羡慕,进厂不到2年就升任主管,太厉害了,其实并不是我厉害,是玫德、是集团给了发展平台,我坚持下来了而已,正如玫德集团董事局主席孔令磊领导分享,“不是成功的是少,是放弃的人多”。目前在担任玫德书院教学研发主管职务。 三、人才、租房、各类补贴政策齐全、有保障,娱乐活动丰富。自19年进厂,已经领取县里人才政策补贴将近2万有余,也是非常感谢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另外还有租房补贴,解决大学生租房住房问题。县里也会组织五四青年节、篮球赛、青年交友等各类活动。集团各部门每年也会多次组织内部团建和联谊活动,并且集团在公司建立服务中心、免费健身房等运动场所,丰富大学生下班后的生活。 就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县里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工作中我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提升本领,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公司发展和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欢迎有志青年加入玫德集团。 寒窗苦读 回报家乡—创客 ——平阴籍的海外留学回国博士、高级工程师赵斌在“青春之约·2023”活动上的发言 走过春走过秋,新冠疫情终到头。有过乐有过痛,已成往事难回顾。2022已走,新的一年,正在向我们招手,借此机会,首先祝愿各位学子在新的一年中奋发向上,撸起袖子苦钻研,把流逝的时间抢回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自己的人生放光彩。为家乡平阴聚人气、谋发展、做贡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曾几何时我也跟大家一样,寒窗苦读,稍有成绩,感觉书本无用,萌发辍学,另立门户单干的想法,随着对知识点的深入,我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接触了计算机编程语言以后,让我对未来领域的人工智能有了不同的看法,我记得我做的第一款游戏,是基于Turbo C语言的赛车游戏,当时设置了一个bug,那就是不管你智商多高,都不可能通关,但是只要在屏幕上输入:Frank I love you,那你就拥有了上帝之眼,可开车直达云霄,顺利过关,这是科技给我的第一个乐趣。后来我把这款游戏上传到了学校论坛中,目的是让大家研究、评价,但后来我们院校,不管男女,见了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Frank I love you;特别是校花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让我脸红耳赤。所以说学习,会给我们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顾过去3年,从2019年开始,是我们固定资产增加最快的时期,也是我们团队大学生收获最多的时期,在这三年里我们带领公司大学生团队连续参加了三届济南市举办的中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让我们有机会与世界级选手站在了同一舞台之上,最终,我们拿到了总决赛两个三等奖,一个北方区二等奖,获得奖金200万,政府项目贴息补助600万,平阴县人才奖金70万,我们用这些真金白银成立了企业内部项目孵化基金。目前我们已经在北京、山西、青海、山东、南通、厦门六地设立的独立法人企业,并于今年开始筹备香港及开曼公司,为我们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中科鲲鹏技术有限公司是2019年10月落地平阴并成立的科技型企业,也是济南市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之一,主要以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智慧电力、物联网以及无人智控产业为主,为政企用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及规划、实施。落地后,县里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为县里建设了和山水岸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智慧充电、智慧农业等一系列智慧应用系统及物联网感知系统,更是我县为数不多的软件开发企业。 落地之初,团队的很多人都有顾虑,他们感觉为何把我们这么好的技术不能放济南市里呢?为何要到平阴呢?我当时只回答一句话: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们的技术总监有时也说:赵总,咋啦?不敢在济南跟浪潮、中软等这些企业比拼了吗?你这个博士是不是买的呀?咱给他们拼一把,胜了趾高气昂,输了大不了撤回北京总部,继续闭关修炼,来年再战呗。我还是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家乡平阴良好的营商环境,快速为我们办理的征地手续,我们的产业园区于2020年5月拔地而起,现在已经逐步投产,而且平阴公司在疫情期间保持了15%的增长率。大家皆大欢喜的开了一个年会,会中才知道,我老家竟然是平阴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了句:赵总啊,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后面,应该跟上一句家乡情节吧。 其实,不管产业布局也好、家乡情节也罢,平阴的营商环境确实在济南市是位居前列,县委、县政府针对人才引进制定了多重计划,从中专到博士都有不同的补助,只要你来,县里就敢给,更何况在座的各位,都是从平阴走出去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坐的各位都是未来我国各领域的人才,不管是否回平阴发展,只要心系平阴,总有机会,比如:2021年,我跟山西汾酒李总聊天时,我们聊到了彼此的发展,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平阴,经过多轮跟他的较量,两个星期以后他带领团队到平阴考察了,并确定了平阴的投资项目,与锦水街道山头村成立了山东汾河酒业有限公司,目前厂房正在建设,预计2023年5月投产。不经意间,我们把一个生产美酒的企业,引进了平阴。这些过往,都是心系平阴的结果。 很多同学会说,你说的这些,就我们目前来讲,还很遥远,我还没毕业,我还要读研、博士、留学等等,以我们学生现在的力量,还没法为家乡做贡献,我们更没有资金、渠道资源、工作经验等前提条件,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不然,我刚才说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内部创业基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突破口,特别是大赛中,有很多大学生参与,就是把想法、自己能做的说出来,吸引了我们这种科技型企业过来,形成合作,成就了自己的项目。企业想要发展,抱团取暖是必经之路,未来的企业只有合作模式,传统的雇佣关系马上过时,如果企业老板看不清这条道路,那他只能做自己的个体,而不是企业,更不是事业。所以,如果我们将来能并肩作战,我们之间将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 今天,县里组织的如此高规格的会议,让我十分吃惊,这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我更欢喜,因为给了我拉人选人的机会,希望在坐的各位,有想法、有技术、有能力的伙伴们与我们共同,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让创客梦融入中国梦! 青春逢盛世 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2020级生态学专业应届毕业研究生张东庆在“青春之约·2023”活动上的发言。 下午,我们走进企业、学校,更加直观的看到了平阴的发展速度,刚刚也聆听了人才政策解读、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平阴对人才的重视与关心,同时丰富的就业岗位向我们伸出热情的橄榄枝,这更加坚定了我回到家乡建功立业、展现青春风采的决心。 回想起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常常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来到大学要学到什么,二是我毕业以后要去何方。于是我尝试参加各种活动来找寻问题的答案,我学习专业知识并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力,让知识为我所用,在各种活动中我学会了学以致用;我参加教育实习,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困难地区的孩子们,在支教工作中我学到了传承与分享;我参加了县委、团县委组织的家燕归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企事业单位学习技能、增长见闻,在活动中我学到了交流与沟通;我加入了团县委、社区组织的大学生疫情防控突击队,与大学生朋友助力家乡疫情防控,在坚守岗位中我学到了奉献与担当。现在回想,我经历的每个阶段、参加的每项活动都是我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同时家乡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各项活动在无形中为我们构建了探索的平台,帮助我找寻到青春的意义。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在观摩企事业单位时,我看到一批批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青年正立足岗位、扎根平阴、建设平阴,这为我今后的努力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想我找寻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曾经家乡哺育了我,未来我要反哺家乡。在了解家乡就业创业信息时,我看到平阴为各类人才打造了生活、交通、居住等全方位的人才政策,这为我今后寻找工作和确定发展方向提供了保障,也打消了我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许多顾虑。我想,在平阴有众多的青年朋友一起奋斗,有全面的人才政策给予支持,我们一定能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家乡能够借助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及时发布就业创业信息和人才政策,为青年人才进一步提供更便捷、迅速的信息平台。 青春逢盛世,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继续刻苦学习、苦练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助力家乡发展,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家乡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家乡的跨越发展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我也将积极融入家乡经济社会建设,以扎实的本领和认真的态度为建设现代平阴贡献青春力量。 你一定还想看 01 感知家乡 02 青年驿站 03 向社区报到 扫码关注我们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fj.tttmy.cn/news/1588.html